您当前的位置: 九游会旗舰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观展攻略|宋代女子闺房必不可少的“好物榜”前列——影青粉盒

发布时间:2024-05-09 11:43:57    浏览:

  中国古代妇女很早就追求“粉白黛黑”的效果。《楚辞·大招》云“粉白黛黑,施芳泽只。”意思是以粉敷面使脸更白,以黛画眉使眉毛更黑,再把一层香脂涂上。由此可见,早在战国时期,那些美人就已经用上了化妆品。

  南宋时期由于海外贸易发展,香料大量输入,化妆品种类日渐丰富,单从瓷盒的用途来看,就有油盒、粉盒、黛盒、朱盒、香盒等。这件斜塘琼姬墩南宋景定三年墓出土的粉盒就是整体呈圆形,分盖、体两部分。器体为子口,扁腹,璧形底。

  圆盖面堆塑折枝菊花,一花五叶,自然飘逸,花朵为圆形,点卵白色彩釉,花蕊凸起,叶为浅刻,叶脉清晰。在宋代,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功理想,同以心为宗、以悟为则的禅学智慧和超世越俗、寂寞清脱的佛境精神,奇妙地集士大夫个体于一身。士大夫这种亦儒亦佛的文化心理结构,促使宋朝美学更强调对内在品质的省思,品味和感悟。而菊,不与俗流,被称为“花中隐士”,即便草木皆衰,它依然烨然傲立,不畏孤寂。此种傲雪凌霜之气节,正是宋代士大夫所推崇与追求的。宋代妇女存放化妆品的瓷盒用具也受此审美影响,喜欢饰以菊纹。

  器表施青白釉,透露出“莹缜如玉”的美学韵致。陶瓷材质便宜又好用。因此,物美价廉的影青粉盒可谓宋代女子闺房必备之物。

  “自古陶重青品,晋曰:缥瓷;唐曰:千峰翠色;柴周曰:雨过天青;吴越曰秘色。”历朝历代的每一抹青,无不令人拍案惊奇。北宋中期,景德镇窑仿照青白玉的色调和温润的质感,创造性地烧制出影青瓷,使青瓷艺术登上了历史高峰,为宫廷所推崇。

  影青瓷,也称映青瓷,也就是青白瓷。清代许之衡的《饮流斋说瓷》书中曾言:“素瓷甚薄,雕花文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”。影青瓷的釉色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,白中泛青,青中带白,光洁莹润。似澄澈的秋水,又如万里无云一片蔚蓝的晴空。其胎质细薄透光,在采用刻花、划花、印花、堆塑、镂雕等技法装饰后,独具对光见影的效果。

  青白釉瓷器由于含钙量高,在1300℃高温下烧制时,釉的流动性大,能熔融于坯体花纹的凹陷处。在陷进坯体的花纹中,釉层较厚,发色较深,如深湖之水,而在平面上则釉层较薄、呈色较淡,如晴空浮云。色泽上的浓淡的对比,使刻划的花纹表现出明显的立体感。

  影青瓷的器形多为生活用具,如碗、盘、壶、酒壶、托子、粉盒、枕头等,纹饰题材有花卉、飞凤、水波纹等。

  其釉色纯净,但不失风韵;纹饰素净,但不失雅致。工艺美术史家田自秉先生曾论述:“宋代的工艺美术, 具有典雅、平易的艺术风格。不论陶瓷、漆器、金工、家具等,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,很少有繁缛的装饰, 使人感到一种清淡的美。”。

  昔日大唐盛世时,具有融合南北胡汉的包容气概,审美风格上汪洋恣肆、恢宏壮阔。但宋代建立以后,因国势的影响,其审美风格脱去了浓烈与张扬交杂出的绚烂,转变为沉淀后的儒雅含蓄。与唐朝相比,宋代国力衰减,备受辽、西夏、金等外族的侵袭,尤其到了南宋,更是偏安一隅。连年兵燹让宋人们只求一片小小的天空,在短暂的审美享受中,在暂且的偷安里,在无奈的逃避中,获得片刻的宁静。

  此外,宋代文人注重个人对国家、对社会的政治责任与道德义务。他们的思想更成熟、更深沉,他们的情感更含蓄、更复杂,他们的行为更务实、更求真。欧阳修在《鉴画》中指出,“萧条淡泊,此难画之意,画者得之,贤者未必识也。故飞走迟速,意近之物易见,而闲和严静,趣远之心难形”。这句话既是论画和对绘画境界的提倡,实则也是欧阳修为文的夫子自道。他标榜、追求和所要达到的就是这个标准,就是这个境界,这实际上是宋代整个艺术所呈现的风格。

  因此,宋代瓷器一反唐瓷的丰盈艳丽,在总体上呈现“淡雅”化的审美风格,以釉色和造型取胜。

  瓷盒比起其它材质的红妆器皿,如金、银、木、玉、漆、玛瑙等,有其独特优越性。首先在于陶瓷相对于其它材质而言,制作工艺相对简单。因此较大的产量能满足广大百姓对其量的要求,较低的价格也契合了人们的购买能力。其次,瓷粉盒扁平小巧,釉面光滑温润洁净,方便日常使用以及把玩。最后,从保存和收藏的角度来看。陶瓷材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盛装材质。它既不会因时间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质的改变和腐蚀,也不会影响其内存放物品的成分,并能较好地保持存放物品的完整性。因此,瓷粉盒备受宋朝女子青睐。

  总之,影青粉盒兼具美观与实用,既透着一股“一洗绮罗香泽之态”的淡雅和“画意不在形”的质朴,又能盛放物品并起到防腐防潮的作用。在温润的釉色中,在少其修饰、凝其外型、简其线条的艺术特征现平静、隽永、淡泊的哲学理念。

  [1] 郭璐莎.从上虞出土的越窑青瓷粉盒看北宋女性消费市场[J]. 2021.

友情链接